windows
清明踏青应急预案详解:从风险预判到处置流程的养老机构户外活动指南
清明时节,带老人外出踏青是件好事,但安全预案必须做在前面。今天详细讲解清明踏青活动的风险应急预案。首先是要做好风险预判。分为三个等级:高风险包括失智老人走失、半失能老人跌倒和花粉过敏;中风险有老人过度疲劳和突发疾病;低风险主要是天气变化。针对这些风险,采取四级预防措施。在人员管理上,要为失智老人佩戴定位手环,半失能老人配备助行器并安排一对一陪同。路线规划要选择平缓无台阶的路径,全程不超过1公里,每200米设置休息点。健康准备方面,要提前确认老人过敏史,为高血压老人备好药物。还要关注天气变化,准备好雨具并确认避雨场所。接下来是具体的处置步骤。如果发生失智老人走失,要立即启动双人搜寻机制:一人用定位手环查找,另一人沿路反向寻找,同时联系公园广播,1小时内未找到就要报警。遇到半失能老人跌倒,要先搀扶到休息点检查伤情,轻微擦伤现场处理,疑似骨折就要用夹板固定并拨打120。对于花粉过敏的老人,要立即转移到无花丛区域,佩戴口罩并服用抗过敏药,观察半小时无缓解就要送医。物资准备要充足到位:需要准备3个定位手环、配备齐全的急救包、5个助行器、血压计、18把雨伞和雨衣,还要带上家属联系表、标注详细的公园地图以及能量零食。特别要强调的是,所有参与踏青的照护人员都要提前熟悉这份预案,明确自己的职责分工。在活动过程中要随时关注老人状况,特别是半失能老人和失智老人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