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在线内容创作顾问
立即创作
立即创作
windows

未命名视频

创建于2025-05-23 13:51:10
第二个要素是身体状况。如果孩子经常在重大的考试前或者在上学前说自己肚子痛。去医院检查了,医生却说没有问题,但孩子不舒服的感觉又是真实存在的,那么我们需要敏锐地觉察到孩子是不是过于焦虑和紧张了。第三个要素是行为变化。如果孩子本来很有朝气,做事情很有干劲,但是现在他走路、做事有气无力的,我们要考虑孩子是不是情绪过于低落,或者遇见了自己没办法克服的困难,压力太大。孩子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一动也不动,很经常发呆,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到孩子是不是遇见难以言说的困难。除此之外,孩子也有可能无理由的去摔东西,突然拍捶喊,发出很大的声响,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到孩子是不是存在这样情绪:焦虑、愤怒、或者压力大。第四个要素,从孩子说话的方式去觉察情绪,当孩子使用了很多负面的,消极的,过激的词汇,或者采用很低沉的或者很冲的声调说话,这个时候也要注意关注一下孩子是不是有情绪困扰。第五个要素,从人际互动中觉察情绪,当你跟孩子说话时,他心不在焉的,似乎没有在听;或者你跟他讨论一个问题,他显得很不耐烦,或者他很敏感,总认为你是在贬低他,不信任他,这个时候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情绪,是不是哪件事让他烦躁了。第六个要素,睡眠。可以观察一下孩子会不会有以下的情况:经常性的难以入睡呀;夜里醒来的次数比较多,而且难以很快的入睡;常常熬夜啊;早上起床困难,但是起来之后仍然显得很没有精神;这个时候也要觉察一下孩子的情绪状态。有可能是焦虑的睡不着,也有可能情绪低落,睡不着。第七个要素是饮食。从饮食我们也可以觉察孩子的情绪,吃饭的时候常常没有胃口;吃一点就感觉饱了;吃的过多;这些都是情绪的表现。当我们觉察到孩子的情绪之后,需要去接纳孩子的情绪。要接纳情绪,就不能做这三件事情。有的时候,当孩子在表达情绪,我们会习惯性的去压抑情绪,不让孩子表达负面情绪。这是中国人的特性。中国人大多比较克制、内敛。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对孩子说,不要抱怨了,你该去写作业了。或者说,做人就要向前看。这是我们不能做的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是忽视孩子的情绪,我们会说:不管了,等他自己好了再说。第三件事情是评判孩子的情绪,我们会说你哪有什么压力呀?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过的多不容易啊!你的担心是多余的!杞人忧天!压抑、忽视、评判孩子的情绪都让孩子觉得不舒服,因此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情绪。

相关作品
1:49
创建于2025-05-23 21:40:02
windows
1:49
创建于2025-05-23 21:40:02
windows
0:27
创建于2025-05-23 21:36:18
windows
1:06
创建于2025-05-23 21:32:18
wind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