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题西林壁(宋)苏轼
题西林壁作者: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中描绘了不同视野下的庐山形态,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的喜爱,然而这首诗更是一首哲理诗,蕴含了“看事物的角度,决定看事物的结果”“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等道理。诗歌的前两句,实则写庐山的奇特景观。在不同的观赏角度下,庐山的姿态也异彩纷呈。短短十四个字,作者就从六种角度对庐山进行了描写,也可见作者对于庐山的喜爱。古人描述所见并不稀奇,关键是所见有感。后两句就是作者游山之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换言之,只有超脱眼前的视野,站在一个更加客观的角度,才能真正了解庐山的风韵。这句话意味深长,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有人因此懂得了,放下主观偏见,多听取别人意见;也有人悟出,要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还有人明白了,要不断超出局限,超越自己。诗人用浅近的语言,引发不同境遇的人的不同感悟,将观景的所见所感,巧妙自然地交织在一起,成就了愈久弥香的佳作。微信搜索“兴家家”公众号并关注,是你孩子学习成语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