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被手机绑架的父母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在你身边,而你却在玩手机。在“低头族”规模日益庞大的当下,为人父母者亦不乏其中。被手机“绑架”的父母,不仅冷落了家人、孤立了自己,更对孩子产生了负面影响。那么,父母该如何避免成为“手机控”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本期专题——“手机控”父母。孩子的哭诉在一所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考试中,作文题目为“××,我想对你说”,学生小荣写下这样一篇作文:“爸爸,我一直想对你说:陪我玩一会儿。每当看到别的爸爸带着孩子出去玩,我心里满是羡慕。而我只看到你玩手机,不停地玩手机。你都快不是我的爸爸了,你快成手机的爸爸了。”小荣说,爸爸在工地干活,妈妈开三轮车载客,家里虽不富裕,但只要爸爸能陪他玩,他就特别开心。小荣深知父母打工辛苦,所以每天放学后都会自觉完成作业,满心期待爸爸回来后能一起看电视、玩游戏。然而,爸爸每次回家就只顾着玩手机,根本不愿陪他。“每次让爸爸陪我出去玩,他都会不耐烦地说‘走开,别打扰我’。”小荣委屈地说道。现实中的普遍现象“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这句调侃,生动地描绘了当下“手机族”的真实状态。智能手机仿佛已成为人体的一部分,将人们带入读屏时代。刷“朋友圈”、看视频、聊微信,“手不离机”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其中为人父母者也不在少数。曾有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7%的父母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在2 - 3小时,11%的父母超过3小时,仅有不到22%的父母将每天玩手机的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这意味着,在一家人晚上下班、放学后相聚,直至孩子入睡的这段时间里,几乎超过一半的父母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了手机上,忽略了与孩子及其他家庭成员的交流。审视手机带来的问题不可否认,手机的普及是科技进步的体现,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甚至重塑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然而,当手机越来越多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场景,我们也不得不认真审视其带来的问题。被手机“绑架”的父母,不仅让家人感到被冷落,自己也陷入了孤独,更对孩子产生了不良影响。或许,是时候放下手机,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了。想象一下,当孩子满心欢喜地想要与父母分享一天的趣事,父母却只顾着低头刷手机;当孩子渴望父母的陪伴与关爱,父母却因手机而忽略他们。长此以往,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智力发展也可能受到影响。请抬头看看,你的孩子可能正处于情感的“险境”,放下手机,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一段专注的陪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