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基层连队战高温,热射病急救要记牢
夏季气温升高,基层连队官兵训练时,由于气温高、湿度大,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容易导致参训人员中暑,严重的甚至会发展为热射病,危及官兵的生命安全。那什么是热射病呢?热射病实际上是重症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可分为经典型和劳力型。经典型热射病常发生于体温调节能力不足的老人或有基础疾病的病人,劳力型热射病多发生于高温高湿环境下从事高强度运动或训练的运动员、部队官兵、建筑工人等健康的年轻人。我们官兵训练中发生的热射病通常都是劳力型。劳力型热射病有哪些表现呢?典型表现为高热(体温可大于40℃)、无汗、心率增快,甚至幻觉、行为异常、意识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认知障碍、共济失调、谵妄、嗜睡、抽搐、昏迷等,严重的甚至可发生横纹肌溶解、DIC、急性肝脏、肾脏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威胁广大官兵的生命。如果训练中发生了热射病,我们该如何处理和救治呢?第一步:快速脱离环境并评估当发现战友训练时摇摇晃晃或已经摔倒,应立即将其搀扶到阴凉通风处,脱去装具和外衣裤,以便更好散热。同时,评估意识状况。第二步:快速地物理降温可采用擦拭、浇凉水、扇风的方式进行,如用冰水浸泡过的毛巾擦拭全身,有条件的可采用冰袋在患者双侧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进行冰敷,患者将患者身体直接浸泡在凉水中。目标:半小时内使核心体温降到39℃以下,2小时内降到38.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