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在线内容创作顾问
立即创作
立即创作
mac

未命名视频

创建于2025-05-21 13:27:40
在癌症研究中,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通路(OXPHOS)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负责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产生ATP(三磷酸腺苷),为细胞的各种活动提供能量。在正常细胞中,线粒体通过电子传递链(ETC)将营养物质氧化,产生质子梯度,最终驱动ATP合酶生成ATP。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在CRPC等癌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癌细胞高度依赖OXPHOS产生的ATP来维持其快速生长和存活。该通路的抑制剂的应用场景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在基础研究中用于模拟能量应激状态,例如使用复合物IV抑制剂氰化物可诱导缺氧样代谢反应;另一方面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治疗潜力,例如二甲双胍除降糖作用外可通过抑制复合物I影响癌细胞代谢。2025年1月9日,美国乔治亚癌症中心和乔治亚医学院的颜春洪教授团队在《Cell Reports Medicine》上的发表了一篇研究。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解偶联剂如硝唑尼特(NTZ)和替唑尼特(TIZ)能够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这些化合物通过解偶联OXPHOS,降低ATP水平,激活AMPK-p38通路,最终导致细胞周期蛋白D1的降解和E2F1转录因子的抑制,通过抑制E2F1,线粒体解偶联剂有效地阻断了癌细胞的增殖和存活。同济大学施裕丰教授在《Nature》上发表的论文也揭示了肿瘤干细胞依赖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通路功能,可通过靶向该通路特异性杀死肿瘤干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这一发现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也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相关作品
0:14
创建于2025-05-21 19:23:49
windows
0:14
创建于2025-05-21 19:23:49
windows
0:18
创建于2025-05-21 19:21:53
windows
0:18
创建于2025-05-21 19:21:53
windows
0:56
创建于2025-05-21 19:08:41
windows
0:56
创建于2025-05-21 19:08:41
windows
1:25
创建于2025-05-21 19:07:39
androidTab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