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未命名视频
在数字经济与社交媒体深度融合的当下,民间投融资中介机构正成为非法金融活动滋生的温床。这些机构以“创新金融”“普惠服务”为幌子,通过短视频、直播、社交群组等新媒体渠道,将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行为包装成“低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严重威胁公众财产安全。一、非法金融活动的新形式与核心套路“债务重组”陷阱:不法中介以“债务优化”为名,诱导负债者通过“无抵押信用贷款”置换高息债务,或提供“过桥垫资”服务。例如,某案例中,中介以“养好征信”为由收取垫资费,并在贷款发放后按放款额15%抽取服务费,导致借款人实际负债率攀升。此类操作不仅违反贷款用途约定,还可能因编造虚假贷款理由触犯刑法。社交媒体“杀猪盘”:情感诱导与虚假投资诈骗团伙在社交平台伪装成“成功人士”,通过长期情感交流获取信任后,诱导受害者参与“虚拟货币”“外汇保证金交易”等高风险项目。2025年1月,某受害者被诱导投资“区块链养牛”项目,在3个月内损失80万元。此类骗局利用社交媒体的私密性,规避传统监管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