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在线内容创作顾问
立即创作
立即创作
windows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03》「照见五蕴皆空」

创建于2025-03-25 12:36:29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多”,这是梵语的发音。在我们这里,把“般若”翻译成“智慧”,“波罗蜜”翻译成“彼岸”,“蜜多”是个语助词。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智慧彼岸(的方法)”。什么是“智慧”呢?“智”能够进行观察照见,“慧”能够证悟真理。“彼岸”,指的是涅槃境界是彼岸,生死轮回的境地是此岸。觉悟的人就达到了涅槃境界,迷惑的人就处于生死轮回之中。“支”,指的是这种观照的法门。如果没有正确的观照的关键法门,就不知道最终安心的地方在哪里。所以依照这种观行才能契合正道,所以叫做“支”。“心”,这种观照的法门就是众多智慧的关键宗旨,是通往涅槃境界的真正道路。“经”,解释为“常”和“径”,以前的圣人没有不遵循它来修行的,因为依此修行,最终能达到圆满的解脱,所以叫做“经”。「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般若”的智慧没有边际,所以说“深”。观照的行为不间断,所以说“行”。“时”,就是修行的人运用智慧领悟道理,与真理契合的那个时候,所以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也叫做“荫”,“荫”有荫覆的意思,“蕴”有蕴积的意思。然而“荫”的本性没有变迁,“空”也没有变化和改变。“荫”所代表的法有生有灭,也就是色、受、想、行、识。当别人还在明白“荫”的聚集时,修行者已经知晓其实一切都是无生的。在进行观照的时候,完全没有取舍之心,所以能照见五蕴都是空的。「度一切苦厄」如果心存妄情,追逐外境,就会感到不如意,从而烦恼冤屈;如果符合心意就会心生欢喜,欲望之心就会更加炽盛。这就是苦与乐相互交织。“厄”,又有什么疑问呢?与道相契合的人,在这个法门中,八风都不能动摇他们,所以说“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舍利”是梵语,是一种鸟的名字。对于它的翻译,各个流派都不相同。有的说是“秋露子”,有的说是“眼珠子”,有的说是“身子”,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说法。实际上,“舍利”指的是鸲鹆鸟。舍利弗的母亲,眼睛像鸲鹆鸟的眼睛一样,又圆又明亮干净,而且她非常聪明,知识渊博。当时的世人都因为她的眼睛而认识她,所以称她为“舍利”。因为她所生的儿子舍利弗,比母亲还要聪明,世人也都认识他,所以称他为“舍利弗”。“弗”是梵语,翻译成汉语是“子”的意思,所以叫做“舍利子”。舍利子是智慧第一,后来他投奔佛陀出家,获得了阿罗汉果位。佛陀和他对谈,所以称呼他的名字。

相关作品
0:22
windows
0:22
windows
0:40
创建于2025-05-20 14:00:08
windows
0:02
创建于2025-05-20 13:57:44
windows
1:36
创建于2025-05-20 13:43:23
windows
0:50
创建于2025-05-20 13:40:37
windows